2009年5月2日 星期六

漫步柏林- 瑪莉恩教堂(Marien Kirche)內的故事,1985 中的森林太郎


瑪莉恩教堂(Marien Kirche)內的故事


走在柏林市區城中區,很難不看到這棟建築物,只是要說特別實在也算不上德國特別有特色的建築物。

不過日本的留德作家森鷗外,他的小說<舞娘>中曾以這裡為場景,是男主角豐太郎與女主角愛莉絲邂逅的地方,所以旅遊書中如果提到這個地方,大概也會介紹一下這個故事背景。

去德國前,沒看過<舞娘>也不曉得森鷗外,但對這個建築物還挺有印象的,瑪莉恩教堂(Marien Kirche)13世紀建造,是柏林市內最古老的教堂,旁邊不遠處有電視塔(Fenseh Turm)、紅色市政廳(Rotes Rathaus)和尼古拉教堂(Nikolai Kirche)。很適合散步式的晃啊晃的一次看完。

1985 中的日本醫官

「6月6日【芒種】,汐止紮營,見到一隻火金姑,如暗夜燈火,十分高興。」
看電影時,看到這一段覺得有點突兀,為什麼要特別強調這個隨行的醫官,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森林太郎[註1]就是「森鷗外」。沒想到他和台灣還有這樣的緣份。
1895年,森鷗外任能久親王御醫,並跟隨到台灣。由於其與生俱來的人文深度與文學素養,反戰的他,內心對接收佔領他族土地及人民一事,持懷疑態度。
他說:「我從來就以為,人必須有悲憫之心,即使遭受壓迫,更不能失去這樣的情懷。來到台灣之前,我天真地以為可以解救這些文明落後的百姓,但日復一日,在槍 林彈雨中,我逐漸發現我只是扮演著強勢的侵略者,未能站在這些充滿韌性與勇氣的人民角度來看待這場戰爭,我懷疑,我的憐憫,會不會只是屬於一個高位者的虛 偽驕傲。」[1]
他的角色在電影裡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觀點來看這場戰爭,引發了在這場對抗背後更多值得思索的問題。而這個歷史背景和旅行經驗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時空交錯重疊的趣味。很有意思。
看電影的最大樂趣之一,就是發現那些與自己生命交互相印證的東西吧。

註1: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曾留學德國,後擔任日本陸軍軍醫行政官。熟讀中國文學,並具獨特的寫作氣質與豐富的學養,以筆名「森鷗外」與「夏目漱石」同為日本當代文豪。

Reference
1.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2008/1985/1985.html
2.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3%AE%E9%B7%97%E5%A4%96
3.圖(下)片為電影1985 中醫官劇照。


沒有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