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not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note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賽場\戰場:血染的風采

2013WBC B組 中華vs韓國-3下
運動賽事在許多國家都是主要的大眾娛樂項目,美洲的籃球、棒球、橄欖球;歐洲的足球;印度的板球,各國大概都有屬於自己特別熱中參與的運動項目。競技運動是許多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不過,如果回看競技運動的歷史,則可以追朔到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第一次出現。

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古希臘社會發展的產物。約在西元前9-8世紀,希臘境內約有200多個城邦,城邦間各自為政,彼此間戰爭不斷。為取得戰爭勝利,城邦間發展體育運動以強化士兵戰鬥能力。但多年持續的戰爭使士兵和民眾都感到厭倦。於是在西元前884年,城邦中佔有奧林匹克的伊利斯王和城邦中以戰鬥技能著名的斯巴達人簽訂了《神聖休戰條約》,約定雙方定期在奧林匹亞舉行集會,且不得帶武器。以準備兵源的軍事訓練和體育的目的進行競技,這個集會活動逐漸演變成了和平與友誼的運動會,而這樣的運動會到了現代與商業發展結合,成為職業的一種,運動場也成了提供人們宣洩激情的場合。

運動場雖然作為戰場替代品,以頂尖運動員間的對決,避免在戰場中造成大規模人力與財力的損失,但許多戰場上推崇的價值觀與場面還是在運動場上豪情的上演著。其中之一便是血戰的場面。可歌可泣的戰爭中免不了雙方戰將的浴血奮戰,《三國演義》裡的常山趙子龍在長坂坡為了救主公劉備的夫人和小孩,手持長槍七進七出曹操大軍,浴血奮戰,身上白袍染成了紅袍,這一戰也紮紮實實奠定了趙雲的英雄地位。

浴血奮戰的畫面,引人面對生死存亡的當下,聯想到肉體極限與精神力的拉扯。在強忍傷勢的情況下獲得勝利,似乎更值得讓人驕傲,這樣的狀況,似乎證明了意志力能讓人超越人體的肉體限制,甚至超越面對死神的恐懼感,象徵人在戰鬥的過程中,為了榮譽、責任、勝利等價值,而置生死於度外的英雄氣節。在戰場上,就算血戰而死,往往也成了一種榮耀,一個英雄的完美句點。小說《羅通掃北》中,唐朝將領羅通在界牌關遭遇車輪戰,被敵人王伯超一槍戳破肚腹,指腸被挑出。隨後羅通爆氣將自己身後的大旗拉下裹在腹部,腸子盤在腰間繼續作戰,敵人看到嚇傻了,王伯通被羅通刺中要害而死,羅通最後氣空力盡,戰死沙場,留下一代猛將威名。

時至今日,戰爭的樣貌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戰技與戰鬥的意志力不再是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優勢兵器的運用。那些歷史戰爭中被以英雄式傳頌的對戰過程,變成故事的形式保留在人類的文化裡。現在的小說、電影、漫畫這樣浴血奮戰的場景還時常可以看見這樣的情節,編成一個個讓人熱血不已的經典片段。漫畫《海賊王》被定義為'世界最強的人'白鬍子在與海軍的頂上戰爭犧牲,這一戰白鬍子總計承受刀傷267處,子彈152發,砲彈46枚,傷痕成了戰士的驕傲與證明。

在電影《至尊無上II之永霸天下》更是將賭場上的勝負,推進到了決定血債是不是能夠血償的輸贏賽場,進一步推升了賭桌上的緊張感,形成在賭桌勝負之中,還包含了無可轉圜的恩怨情仇的極端對決。劇中的師兄弟「亞洲第一快手」仇杰(王傑飾)與翅膀(劉德華飾),在前往最終的賭桌戰前,一個失去雙眼,一個失去一隻手,當兩人出現同時在賭場應戰時,展現了無畏一死的決心,牌局頓時成了生死局,更是了結各自背負情仇的最終戰場,翅膀在最後決勝一局向賭桌上一拍大喊『好,我就和你賭命。』,這一幕也成了'博奕'類電影空前(目前應該也還沒有同類型電影能超越)的經典畫面。

運動類型的漫畫在刻劃運動員間的競爭時,更是將浴血奮戰的場景發揮的淋漓盡至,《灌籃高手》在全國大賽中湘北對被評為全國最強山王工業,最後二分鐘,湘北隊還落後山王工業八分,但這時球場上的氣勢已經逆轉,湘北正在全力追分,只要這一球再進,他們就還有機會贏球,此時,控衛宮城的球被撥到裁判席,櫻木花道全速衝出去、飛身救球。這一球讓櫻木背部受傷,考量他未來的運動生涯,安西教練決定將他換下場,但櫻木拒絕,他忍著痛對教練說:

『老爹,你一生中最光榮的時刻是什麼時候,全國大賽嗎?』
『我...我只有現在啊! 』。

在運動場上即使受傷但還是堅持不想退到場下有許多理由,櫻木在為了救球倒地時在朦朧中想起晴子曾經問他: 『你喜歡籃球嗎?然後,他站起來對晴子說:我很喜歡,這次是我的真心話!』最初櫻木是為了吸引喜歡的女生晴子而加入籃球隊,但幾個月過後他已經以天才的表現在全國大賽的舞台上與日本高中第一的強隊對戰至最後一刻,到這一刻不想放棄是想證明自己能夠做到、是無論如何都不想輸的堅持、是和隊友一起堅持到最後一刻的決心,也為了同樣到最後一刻還在全力以赴的對手,在極致的奮戰中,運動員才能完全發揮,了解自己求勝的渴望,見證自己在賽場上的價值,能奮戰到什麼樣的程度。縱使抱著傷上場,但若能緊握當下拼戰到最後一秒,那也是賽場上運動員最光榮的時刻。

套一句在第三屆世界棒球經典賽(WBC)領先了前第八局的台灣被南韓一支兩分打點全壘打逆轉後,主播徐展元淚灑主播台的那句『我真的好想贏韓國。』櫻木也可能對著不想讓他再上場的安西教練大喊『我真的好想贏山王。』

勉力奮戰的場景是見證賽場上英雄氣魄的絕佳時刻,當今籃球最高殿堂美國職籃(NBA),堪稱最有史以來最偉大球星的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在1997年對爵士總冠軍戰,七戰四勝的比賽前四場雙方打成 2-2 平手,關鍵的第五戰 ,前一晚喬丹食物中毒、胃痛不止,仍抱病出賽,44分鐘攻下38分,為公牛取得3勝2敗優勢。然而運動場不是戰場,競技賽事強調的是參賽隊伍在求勝過程中的表現,表現好的就勝出。如果在賽事上運動員出現了流血的情況,為了保護運動員裁判或教練可以喊出暫停,運動員止血後可以繼續上場,但如果血流不止為了保護運動員就不允許繼續比賽。然而同樣在美國職籃2001年的賽事,後衛艾倫.艾佛森(Allen Iverson)帶領費城七六人,在七戰四勝制的季後賽先後和多倫多暴龍、密爾瓦基公鹿都打到七場才勝出,在東區決賽第四戰,他的嘴被被打出血來,為了繼續留在場上,他硬是將血往肚子裡吞,賽後他說『我想裁判不會再讓我回到場上,因為我留了這麼多血。我試圖止血,卻止不住,於是就把嘴緊閉著,把血嚥下去。』他嚥著血,拿下全隊最後13分中的11分。

2004年美國職棒大聯盟美聯冠軍戰七戰四勝制的第六戰賽前,紐約洋基連贏三場輸了兩場,在關鍵的第六戰前,波士頓紅襪隊王牌投手席林(Curt Schilling)請醫生把斷裂的右腳踝肌腱用縫線簡易的缝在皮膚上,讓他可以上場投球。這場球賽,席林投七局失一分,退場時紅襪以4:1領先洋基。電視播出特寫,投手丘上,依然是冷靜而面無表情的投手專注比賽的神態,然而他的襪子卻已染成紅色了,現場與電視前的觀眾為之動容,無需多加解釋,所有觀眾都知道,他們見證了一個英雄人物誕生的時刻。

 賽場上浴血奮戰的故事總是讓觀眾津津樂道,這不是出於『流血總比流汗好看』的嗜血觀賞癖好。而是在這樣的時刻,觀眾似乎被從賽場帶回到了那個人類在存在於基因中關於遙遠戰場上的記憶。觀眾似乎也在觀看的過程中隨著賽場上的運動員一同奮戰,隨著賽場上的情況變化而情緒起伏。這樣的時刻也讓運動員感覺到他是為了超越自己的目的而戰,不是單純因為勝負會影響獎金分配,他同時也為了觀眾而奮戰,甚至深刻的感覺到自己是承擔著眾人的期望而奮鬥著。背負著這樣的期待讓運動員願意為了獲得比賽的勝利,而選擇承擔肉體的苦痛,即使受著傷痛也要選擇繼續留在場上。賽場成為戰場的重現,那個固執而逞強的英雄主義也在此時展露無遺。

今日的運動員是時代的英雄的指標性象徵,而賽場上偶然出現的血染的風采,依舊是動人的英雄事蹟。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自由的所在,女神的微笑


環境有時逼的人喘不過氣來,覺得自由已經悄悄的遠離。

不過,有時候在最不可能的角落,也能驚見女神的微笑,重拾久違的自由感。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Negotiation


溝通是人與人互動中常見的活動,當然,有時我們也會有需要和自己溝通的時候。在這裡討論溝通的情境主要是在商業模式中。商業上的合作倚賴合約的形式進行合作,在合約成立之前不可避免的有許多溝通的過程。

在成為溝通高手前,最好還是先搞清楚在談判中自己是什麼個性的人,分析一下自己的個性在談判中的優缺點,先做好分析才不會進退失據。

關於溝通的課,不知不覺也上過蠻多次的了,不過關於商業談判中的溝通課還是第一次,內容上談溝通的課程討論的議題都蠻像的。

不過一般的溝通課強調的同理心,用將心比心的態度取得雙方的共識,在商業談判中考量的變成賽局理論,也就是要用動態的思維來考量整個談判的過程,我們所採取的每個動作,都會影響到談判的過程,影響對手的決定,因此商業談判的過程像是下棋一般,決定當下棋子要走的那一步時,心中已經預想對手可能的反應,及未來幾手的布局。

談判的過程中,原則上是禁反言(Estoppel),也就是說出去的話就要算數,開出的條件不得反悔,不然會破壞雙方互信的基礎,如同下棋時強調『起手無回大丈夫。』,談判時也同樣強調,因此每一步都必須仔細思考。不過談判過程中,『觀棋不語真君子』就不適用了,一個大型的商業談判,常常牽扯很多層面,以技術授權為例,就可能包含使用領域、方式、授與權利、效果審查、授權金...等議題。所以談判時可能不只是只有一個人負責,可能有一整個團隊來討論這件事。

孫子兵法的中《計篇》說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在談判中也是相同的道理。

後記
這個課程帶了四個有趣的練習1.談判性格的心理測驗、2.房產人員的個案討論、3.買賣電視的實際練習4.無償給予的練習。這四個練習讓課程的結構變得清楚,有趣,有機會可以試帶。

無償給予練習

徵求自願者參與遊戲者兩名(伙伴A、B)。

情境:某位陌生人給了A一千元,A可以自由決定要將這筆錢給B,給B多少錢由A決定,若B不接受,則雙方都得不到任何錢。

條件:過程中不得有溝通行為,必須立刻決定。

可重複進行這個練習比對差異。

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路標


人生固然很多時候很有趣,但總有些時候覺得就這麼離開會不會比較輕鬆。

一個朋友說他住的的地方有一個女孩子想跳樓,在要爬上陽台時被抱了下來,抱她下來的人讓她看了《死亡預告》的《路標》這首歌的MV,讓她再想一想。

女孩大哭之後,平息了下來。

故事聽起來很扯,不過人生常常就是如此,很多事想起來不可能,卻這麼理直氣壯的發生了。聽這件事的時候,呼吸變得緩慢,胸口變得沈重,朋友邊說我邊想著,如果是我遇到這種狀況,該怎麼做。我沒看過《死亡預告》也沒聽過《路標》這首歌,大概也沒有這種創意,臨時想出一首歌,打消對方的自殺念頭。

說個笑話嗎?

『小姐妳等一下,我跟妳說個笑話,有一天綠豆不小心從101大樓掉下去。』『妳猜怎了?』

『他變成紅豆了』『哈哈哈...很好笑吧...這世界還是很有趣的。快打消跳樓的念頭吧。』

這樣的話如果不是遭到對方的白眼,大概就是讓對方覺得生無可戀,這世界真是天殺的寒冷。

不過如果不是那種決心遠離這個世界,邊助跑邊加速度在高樓上不回頭的跳出去,應該都還有將人留下的可能吧。

好像我們深山的叢林裡迷了三天三夜的路,在氣空力盡,不知所措時,無奈的喊著『媽的,到底是哪個白痴把路標給移掉了。』

在這樣萬念俱灰、不知所云的時候。心裡不免還是會暗暗期待著『天啊!來個誰把我帶離這個鬼地方吧!』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車站

喜歡拍車站裡的畫面,尤其是火車進站時的那一刻。

如果不是小時候聽太多《車站》(歌聲自動在大腦播放,火車已經到車站阮的心頭漸漸重..)的影響,那大概就是後來看到《小王子》裡那個負責轉換火車方向的鐵道員的關係,小王子看著來來往往的火車,於是問起看守人「他們不滿足於他們所在的地方?」。 「從來沒有人安於自己的地方。」鐵道員回答。當時覺得鐵道員實在太帥氣了。而在朱自清的《背影》裡,老先生在月台爬上爬下的,雖然現在看起來有違反安全規定的問題,不過也是挺感人。

仔細想想,很多經典的故事都和車站有關,記憶中印象深刻的是,《東京愛情故事》結尾,在四國愛媛線的梅津寺車站,莉香跟完治說4點48分以前來的話就合好,卻搭了前一班4點33分的電車離開,只在月台欄杆上綁了一條白手帕。留下了一聲嘆息。後來好像很多人都喜歡在那個車站綁上白手帕。

《我的野蠻女友》裡男主角在車站裡遇上了酒醉不醒的女主角,電影結尾兩人在鄉下的一個車站約好兩年後在碰面,女主角先上火車男主角搭下一班列車,後來女主角反悔跳下車,不過男主角卻跳上車,兩人就這麼分開,也夠殘念的了。當然,還有很多故事都和車站有關...

除了搭車的用途,車站就變成這麼一個特別的地方,離開和重逢發生,悲歡離合固定上演,是送行人與離開者的舞台。當然機場也有這種特性,不過還是喜歡車站多些,在小車站的分離,似乎某種程度的保留了過去時光的那種單純簡單的記憶,那樣感傷的是淡淡的,看著火車緩緩離去,心裡暗暗的相信,終有一天還是能再見的。

相較而言,機場似乎過於現代化、過於明亮,過於光鮮亮麗而不帶情感,當飛機起飛,別離的感覺總是更為強烈,有一種「今朝一別後,生死兩茫茫」的感覺,好像離開的人再也不回來似的,當飛機沒入雲中,對遠去的人的回憶也跟著模糊,不確定了起來,儘管你可能只是送人從台灣飛香港。

這樣的感覺當然帶有很多個人的偏執與偏見,無所謂對錯。

拍下火車進站的畫面,可能只是潛意識作祟,單純想留住那一瞬間,和別離對抗一下罷了。

2010年5月22日 星期六

金錢的流動-炎熱小鎮慵懶的一個下午

這是炎熱小鎮慵懶的一天。
太陽高掛,街道無人, 時機歹歹,每個人都債臺高築,靠信用度日。
這天,從外地來了一位有錢的旅客,正開車通過鎮上。他在一家汽車旅館前停車,進去後,拿出一張 1000 元鈔票放在櫃台,說他想先看看樓上的房間,挑一間合適的過夜。
就在該名先生上樓的時候,店主抓了這張 1000 元鈔,跑到隔壁屠戶那裡付了他欠的錢。
屠夫有了 1000 元,橫過馬路付清了欠豬農的錢。 豬農拿了 1000 元,奔向飼料和燃料供應商,也付清了他欠的錢。那個在農會做事的老兄,拿到 1000 元,趕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錢。有了 1000 元,這名妓女衝到旅館付了她所欠的房間錢。旅館店主把這 1000 元放到櫃檯上,以免旅客下樓時起疑。
此時這位旅客下樓來,拿起 1000 元鈔票,聲稱客房沒一間滿意的,他把錢收回,塞進口袋,走了。
這一天,表面看起來,沒有人生產了什麼東西,也沒有人得到任何東西。 但是現在全鎮的
債務都清了,而且以更樂觀的態度面對未來。

資料來源:網路
這是經濟學上一個增加GDP,卻對提昇整體社會實際競爭力無益的典型例子。
以前曾經聽友人小天才跟我說過這種例子,亦即金錢只是單純的流動可是卻發揮了比想像中更高的價值。金錢的設計原本只是人們用來交換服務的兌換工具,不過到了後來常常變成衡量慾望的工具,擁有過多金錢在某些人眼裡被視為一種罪惡,因為某種角度來說這樣的人掌握了大部分的資源及服務,也阻絕了資源與服務充分分配到大部分身上的可能性。
不過金錢本身當然無關善惡,做善的流動,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快樂,另一個方向最後當然就是共同承擔。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十七歲時的天空


大概是十六歲還是十七歲的時候吧,很喜歡凱西。

是那種自由還有隨性的風格,還有偶而強說愁的說一點對人生對未來的想法的模樣,勾勒出我們對青春的想像

十年過去,凱西沒有變,還是保持他的 life style

但我們不知不覺遠離了那個時空,拿起公事包放下那些不著邊際的夢想

持續苦悶,但少了個性

不過有一個夠深刻的青春總還是好的,這一天偶然想起了"我們都盡了力。只是有時候盡了力,還是很糟⋯⋯⋯"這個在凱西筆記本裡的句子。

那一個瞬間,過去變得很近,當下的苦悶遠離,寫在筆記本裡面的故事打開,很多以前在乎的人事物,在眼前晃了一下,好像在提醒現在遇到的事,接下來也是要寫進故事中,不要多加心煩。

筆記本中夾了一張凱西的書籤上面寫著:『我說了好多,可我並不期待什麼。我只能做我該做。』那時候也確實是這樣的吧,喜歡發表意見,跟不同的人討論想法。

現在已經沒這麼愛說了,希望能專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只是也常常質疑什麼是自己想做的事。

持續看著筆記裡的句子,裡面寫著"撐下去喔。你相信自己。我也相信你。"


那實在是一個單純而美好的年代。


凱西語錄
●有時候。你等的不是事情,機會,或者誰;你等的是時間。等時間,讓自己改變。
●過幾年,也許,也許會後悔。但現在,我相信,醬最好!
●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平靜的流了一些淚,其實我已經難過得快要崩潰。
●我怕;是因為擔心自己不夠好。
●痛;這種東西。你越是在意,他就越是痛給你受。
●有時候不是你拋棄誰,或者是誰背叛了你,而是時候到了;自然分離。
●有一天我會習慣。我會忘記。
●我們都盡了力。只是有時候盡了力,還是很糟⋯⋯⋯
●撐下去喔。你相信自己。我也相信你。
資料來源:網路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Pixar university 皮克斯的魔法學園

皮克斯的員工的教育訓練中心[1],除了跟組織相關的課程之外,還有從技術面的訓練到完整的完整的影片製作、繪畫、雕塑、創意寫作等各式課程,總課程數超過110門。真是設計者的霍格華茲。
在引導設計團隊進行反省時,進行檢討會時,為了能有效進行討論,他們提出了兩個方法:一是,試著改變檢討會的方式(如變換場地、加上有趣的元素刺激討論),二是,請成員列出五個會再繼續做的事,還有五個不該再犯的事。
建立一個具有創意的團隊早就不是只有,文創組織才需要注意的事,或許我們成不了Pixar, 不過學學人家長處永遠會是好方法。

參考資料
資料整理:工業技術研究院 產業學院 林佳琪
http://itriexpress.blogspot.com/2010/03/pixarthinking-outside-mouse.html
延伸閱讀:
pixar university簡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gvKmKJLyD4
pixar university 校長專訪
http://www.edutopia.org/randy-nelson-school-to-career-video

Ed Catmull(2008). How Pixar fosters collective creativ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essi Hempel(2003). Pixar university: thinking outside the mouse.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遺棄的代價-任天堂角色們的逆襲


PIXELS by PATRICK JEAN.
Uploaded by onemoreprod. - Discover more animation and arts videos.


丟掉舊回憶,要小心被攻擊啊

後記
任天堂的老遊戲...真是遙遠的回憶啊

資料來源
http://www.dailymotion.com/en/channel/creation 這個網站很多動畫都很有意思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Logorama -看商標世界中的2012



Logorama from Marc Altshuler - Human Music on Vimeo.

你能認出幾個商標呢?

高度資本化或商業化的國家,企業對品牌符號的運用可說無所不用其極。這點其實多留意媒體的運作大概不難發現,平常我們生活在其中,自己也許就不以為意,大概是因為"反正也沒什麼損失"。

http://vimeo.com/10149605
是沒錯,其實符號的形成,是一種經時間累積成而的文化,例如在中華文化中龍就有帝王及其引申的各種象徵意涵。在西方,看見十字架就能連結到基督精神。簡單的符號,卻能有意在言外的效果,傳遞出多種訊息。換一個方式說,這也是我們大腦認識這個世界的方法,透過訊息與符號來建構這個世界。

而在資本主義盛行的現代,企業也學到這個方法,透過商標的運作,試著創造出新文化符碼,試著在消費者腦中建立一個有力的印象,進而影響下一次消費過程時的決策行為。 所以嘍,大量的商業標示被創造出來,試著獲得我們的認同,影響我們的價值觀。紛雜的符號不免讓人感到厭煩,不過我們的生活也因為這些商業行為而變得越來越便利。

好與壞倒也不是這篇文章想討論的,每個人會有他自己的論述吧。

不過倒是可以問自己問一個問題,『你有想過自己的生活是被哪些符號所建構起來的嗎?』

後記
在英國時很容易看到這種畫風奇特又充滿諷刺意涵的短片。

基本上,歐洲到處都看的那種諷刺來諷刺去的東西,法國找到機會就嘲笑英國無聊、英國嫌棄波蘭貧窮、波蘭覺得德國冷血、德國看不慣西班牙散漫、西班牙覺得義大利難相處、義大利覺得希臘散漫(大概也只有希臘比他們散漫)...找到機會誰都不會放過酸別人的機會。

不過,有一點歐洲倒是很有共識,那就是『大家都不爽美國。』

出處
http://vimeo.com/10149605

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小確幸-在台北遇見蘇格蘭

〈小確幸〉,就是說生活中那些「微小但確切的幸福」-村上春樹<蘭格漢斯島的午後(ランゲルハンス島の午後)>

在板橋捷運站看見個迷路的外國老奶奶,帶她走出車站後才知道她來自蘇格蘭,老奶奶第一次到台灣來是為了見她在台灣工作的兒子。手上拿了朵玫瑰花,不是與人相約見面用的,純粹在花店看到,買了一朵拿在手上,尋開心用的。

聊了點關於蘇格蘭的事,也將她帶到了回家的路上。

她很高興能碰見我,她不知道我其實覺得自己很幸運。
分開前,她將雙手打開,向我靠前一步。

我有點不知所措,停了一下才意會,向前跟她擁抱告別。

有那麼一瞬間,我覺得自己回到了蘇格蘭。

這是當天晚上的小確幸。

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

It's about the shoes.



It's not about the shoes.
It's about knowing where you’re going. Not forgetting where you’re started.
It’s about having a courage to fail. Not breaking when you’re broken.
Taking everything you’ve been given and making something better.
It’s about work before glory.
And what inside of you is doing what they say you can’t.
It’s not about the shoes; it’s about what you do in it.
It’s about whom you’re born to be.

重要的不是這雙鞋
而是知道要往何處前進, 卻沒忘記自己來自哪裡
而是擁有面對失敗的勇氣, 遭受打擊卻依然堅定
發揮所有的潛力, 成就更出色的自己
重要的是榮耀來臨之前的努力
以及內心深處的信念, 無關別人是否相信
重要的真的不是這雙鞋, 而是穿上它之後的你
勇敢做你自己

後記

Nike 雖然一直強調,鞋子不重要,但它的價格硬是比其他鞋子要貴的多。

球場上,重要的真的不是這雙鞋,kobe和 MJ 打赤腳還是可以電NBA很多人。

但社會裡不見得是同一件事,不然可以試著打赤腳去面試看看。沒穿上玻璃鞋前,灰姑娘只是灰姑娘。

在勇敢做自己之前,重要的是先穿上這雙鞋。
如果當初灰姑娘傲嬌的說『我才不需要靠穿上這雙鞋來證明自己,我的王子會找到我。』
那她大概也很難被王子找到,更別想重回皇宮大殿這件事了。

穿鞋之路接近尾聲,各位 cinderella 努力穿上自己的玻璃鞋,證明自己的身價先吧。

2009年5月3日 星期日

The Road Not Taken 未走之路

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1874-1963) 詩中情境(自譯)

一個初秋的早晨,空氣中透著寒意,太陽還沒完全升起,旅人獨自走到了黃樹林前。前方有兩條路,一條看起來裡面像是還有叉路,但另一條情況也沒有多好。

旅人停在路口前思索『該走那一條路才好呢?』旅人走了以往的他不會走的岔路,一條比較少人走的路。這會是一段比較美的旅程嗎?會後悔這個選擇嗎?又有誰知道呢?
旅人心想:『我以後一定會在某個時刻某個地點感嘆的說:』『當初那個黃樹林,我在兩條路中選了沒人想走的那條岔路,結果後來的一切就截然不同了。』

後記
最近許多朋友在人生的交叉路口上掙扎,有人要在選擇自己的興趣和錢賺的多的工作中掙扎、有人對要出國進修或是專注事業發展上徬徨、有人在決定單身和結婚迷惘、有人難以抉擇待國外和男友在一起或回國陪家人....我也有我要面對的選擇題。套句Cynthia 小姐說的:『怎麼感覺大家過的都不太好。』

就是這麼一回事吧,好像隨著標示年紀的數字逐漸向上跳動,面對的問題和考驗,也變多變難了。即便如此,比起沒有選擇,我還是覺得能夠有選擇的機會是幸福的。選擇興趣或是金錢?有人因為健康因素這兩個都沒的選。出國進修或是個人事業,兩個都不敢選的人,也大有人在。單身或是結婚?找不到對象和婚姻不幸福的人,也多的是。

選擇是幸福 ?還是詛咒?

人生過處存悔,知識增時只增疑。』是人間詞話的作者王國維對人生的感觸。
或許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吧,面對人生的選擇題,怎麼選都會帶有悔恨。選擇念理工科的人會掛念那個如果選擇念人文類的自己;更不用提一些投資家老是掛在嘴上說,當初如果我把錢放在那支股票,那麼我現在早就退休環遊世界了;棒球場上第一局對方投手控球不穩,保送第一棒上壘,無人出局一壘有人,教練下達戰術要我方強打者觸擊短打,結果觸擊失敗,一個雙殺打,士氣一消一長,最終也拿不下這場重要的比賽。如果可以在再重來,那個教練會不會下達不一樣的戰術。


在學校考試不過可以重修,但人生很多事不能重來。人在擁有選擇權的那一刻,是幸福的,因為暗藏於當中的自由感,與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不過,選擇過後的結果,也常常變成一種詛咒,忘不了那個犯了過錯的自己,也不肯原諒自己。事實是,怎麼精明機關算盡都可能會犯錯,而擁有越多知識的人往往越難作決定,做出來的決定也不一定會比你高明多少。走在前行的路上,與其始終掛念著那條未走之路,在一個個路口上遲疑,倒不如鼓起勇氣拾回自信開拓前路,盡情這條路上的風光。

以前聽過一句話"沒有前悔就沒有後悔",可是怎麼避免前悔這件事其實也沒有任何教戰守則。

忘了誰跟我說過“如果你非常想要某一樣東西,而你努力過了卻又沒有得到它,那麼你收穫的就是寶貴的經驗。”也挺喜歡小杰常掛在嘴上的九把刀熱血話語『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踐的價值,即使跌倒了,姿勢也很豪邁。 』有個熱血的口號放心上,會增加自己向前衝的動力。

夢想,都是透過實踐來完成的。雖然,有時不免覺得『我跌倒了,而且姿勢很醜...』這種時候,就自High吧。

至於那些曾經選錯的經驗,參考一下阿甘媽媽的話吧。

My mama always said:You got to put the past behind you before you can move on.

The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you will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阿甘正傳>
阿甘媽媽說,妳得放開過去,才能繼續向前。而這人生像一盒巧克力,永遠得自己吃了才知道是甚麼滋味。就是這樣的吧,除非親眼看見或是親身體驗,否則我們其實很難真正理解任何事。

過去這種東西,有需要的時候回看一下就行了,回憶與過往就像是車子照後鏡中所映射的樣貌,沒聽過有人會一直看著照後鏡開車,同樣的,也沒有人能夠開車永遠不用看照後鏡..

沒辦法,就是這樣,就繼續跑,繼續吃下去吧。

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1874-1963 (Chinese Versio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Note
The Road Not Taken (Audio version)
Bristol forest (image by author)
Reference
http://chchen.xxc.idv.tw/2007/11/the_road_not_taken.html
http://blog.xuite.net/apple06/words/12404522

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給一個上緊發條的理由

雖然不能和妳見面很難過,但我想如果沒有妳的話我在這裡的生活一定已經變得更糟糕了。正因為早晨在床上能夠想到妳,所以我才會想,嘿,必須上發條好好活下去喔。正如妳在那邊好好努力一樣,我也必須在這邊好好過下去才行。-村上春樹

如果沒有記錯應該是在<挪威的森林>裡記下的句子。有一陣子很迷村上春樹,現在也很喜歡,只是不容易在這裡找到他的書。(或許應該試著找找看英文版?)

明明是很簡單的句子,卻有很大的感觸。現實生活中常常都有需要上緊發條的時候,尤其是像我這種發條常常鬆掉的人,如果有像桃子小姐那種天生對任何事都認真的個性,大概很不錯吧。不過我不是,我不是那種容易對事情認真的人。

這種個性就常常需要找不同的動機來為自己上緊發條。不然,會活的很沒有力氣。

有時候就是這樣上緊自己的發條的,想到"正如妳在那邊好好努力一樣,我也必須在這邊好好過下去才行。"

然後就繼續動下去了。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回頭看看


使用網路久了,常常收到一些有意思的網路文章,很多看了當下印象很深刻,只是看多了似乎也會漸漸遺忘。這篇文章很久以前看過,今天突然間看到,感受與以前又大不相同。尤其是這句『無論是烹調還是愛情,都用百分之百的負責態度對待,但是不要期求太多的回報。』

以前的我根本沒有自己下廚的經驗,自然感受不多,現在越來越多自己烹調的經驗,還真的會有共鳴。有時候,很認真的準備一道菜,結果卻不如隨心炒出來的。戀愛嘛,很多時候也是這麼一回事。

而做菜的道理也像那句『深刻理解所有的規則,合理地更新它們。』道理懂了,會做的菜也多了。

有些文章過了一陣子,回頭來看很有意思,尤其是自己的歷練多了之後。不禁覺得『真是有智慧啊。』

§ 平時多吃些粗糧。
§ 給別人比他們自己期許的更多,
§ 用心去熟記你喜歡的詩歌,
§ 不要輕易相信你聽到的每件事,要小心證實。
§ 不要花光你的所有,留點備用。
§ 不要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光陰寶貴,適當就好。
§ 無論何時說“我愛你”,請真心實意。
§ 無論何時說“對不起”,請看著對方的眼睛。
§ 相信一見鍾情。
§ 永遠不要忽視別人的夢想。
§ 深情熱烈地愛,也許你會受傷,但這是使人生完整的唯一法。
§ 用一種明確的方法解決爭議,不要冒犯。
§ 永遠不要以貌取人。
§ 慢慢地說,但要迅速地想。
§ 深刻理解所有的規則,合理地更新它們。
§ 記住:最好的關係存在於對別人的愛勝於對別人的索求之上。
§ 回頭看看你發誓取得的目標,然後評判你到底有多成功。
§ 無論是烹調還是愛情,都用百分之百的負責態度對待,但是不要期求太多的回報。
§ 不要把這篇教義僅留於自己的手邊。

2009年3月3日 星期二

I can't write no dissertation


No Dissertation from ticoneva on Vimeo.

UC Berkley 博士生自己拍的MTV。
可以想見要過這種研究生活壓力有多大,會做出甚麼蠢事,常常是連自己都不知道的。不過,在這種狀況下還能自得其樂應該還算不錯,或許,這也是訓練的一部分?

對裡面幾個地方還有共鳴的,裡面提到學生收到教授回信時說『That I need to do more and more.』收到這種信時,真的會想大叫。另一段,一個女生唱『Now,I'm in my golden years...』呼,真的有哀怨的感覺啊。

每一次寫assignment 都是痛苦的過程,伴隨著焦慮與無力感。Native Speaker 尚且如此,更別說是Non Native Speaker 了。

話說回來,寫完paper後所感受的那種被燒盡後重生的快感,這樣算是有自虐傾向嗎?

2009年2月15日 星期日

Spain Girls 西班牙女孩

西班牙女孩說:『趁還能露的時候露,等到老了,妳想露也沒人想看了吧。』

她們說得直接又大方,我也就恍然大悟。

這就是青春吧。

2009年2月13日 星期五

仙劍奇俠傳-在遊戲之後

紅顏如月有圓缺,君名逍遙莫悲切。
今日種種深心總,他夜夢裏見芳蹤。
《君莫悲》 仙劍一

很多大人對電腦遊戲很防備,只要提到電腦遊戲就聯想到沈迷遊戲的年輕人。

其實這和人們喜歡閱讀書是一樣的事情,讀好的書帶來好的讀書經驗,讓人理解到以前沒有理解的事物,或是被裡面的故事感動,進而對自己的生命有更多的思索。

好的書如此,好的遊戲亦然。

如果能夠認為多讀好書有益人生,為什麼多玩遊戲就是浪費生命。如果可以在一個遊戲裡,加入這麼多古代民俗、神話、宗教、文學詩詞乃至於倫理和哲學的元素,並且將其與劇情、場景做出融合,架構出一個完整的世界觀,提供玩者一個美好的遊戲經驗,這樣的獲得難道會比唸一本書要來的少嗎?



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雪國

趕工的夜晚,想透透氣。

開了窗後,才發現!

不知不覺,外面已經積雪一片了。

浮上腦中的第一個印象是:「国境の長いトンネルを抜けると雪国であった。夜の底が白くなった。信号所に汽車が止まった。

(中譯: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在信號所前停了下來。)川端康成的小說雪國 裡的一個句子。

或許是希望突然能出現一台龍貓巴士,送我到下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吧。

2009年1月31日 星期六

台北黑眼圈

睡不著和受不了的時候,黑眼圈襲上

1997 的台北夜晚,黑眼圈發生

『...蔡康永說,天黑了,趕快加入台北黑眼圈吧。』

廣播真是神奇的東西,那時聽深夜12:00-02:00的台北黑眼圈

感覺好像和全台北一起熬夜。青春也在一次一次的黑眼圈中漸漸稀釋

隔了很久很久以後...在異國聽到了以前的錄音檔...

好像又回到台北,參與一起熬夜的行列...


ps.在ppt上看到的資料,整理自土豆網

台北黑眼圈處女第一集部分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7CtbjcLRlDY/
台北黑眼圈處女第一集部分 是否會買性高潮藥物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2Whnayvxuk0/
台北黑眼圈看見愛人偷吃你會怎麼辦 部分 part1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Wm4Ivs3x6w/
台北黑眼圈看見愛人偷吃你會怎麼辦 部分 part2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NyWKG7roSw/
台北黑眼圈男生是否要裝處男膜~ ML時最不該說出的話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hIzs8UoAnQ/
台北黑眼圈最想發生一夜情的書中人物 part1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YPzEVpx41s/
台北黑眼圈最想發生一夜情的書中人物 part2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8SJmdXPfd4/�
台北黑眼圈之白痴造句法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AXsrQCChCk/
台北黑眼圈之《愛情多瑙河》改造版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OIlNbbClIg/�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