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的疑問是,我們所看見的,真的是他們原來的面目嗎?
─ 約翰‧W‧小康貝爾《如影隨形》
對推理小說的興趣一向不大,小時候當周遭的女生在看怪盜亞森羅蘋或是福爾摩斯的時候,寧願多看幾本歷史小說也不想拿推理小說來看,覺得這類書好像就是偏向作者在思考怎麼的殺人手法別出心裁,怎樣讓兇手顯得有智慧、冷靜的玩弄警方,最後犯下細微的錯誤,接受制裁,如此而已。
後來不斷拖搞的《金田一》與《名偵探柯南》系列,某種程度也加深了自己這樣的想法。
聽過這本書的推薦已經很多次了,不過看著上下兩巨冊,共1,400多頁的《模仿犯》躺在面前時,心裡像要爬山時,看見巍然的高山,當下不禁想著『要不就下次再來爬吧。』所以每次要從書店拿起來時,東看西看的每每又放了回去。如果不是老妹從圖書館裡借來,有著不得不在限定時間下看完的壓力,大概也不會一口氣把它在一週內看完。
雖然《模仿犯》的中文版推薦者之一賴明珠,在推薦序裡說『作者花了五年的時間書寫,你不能急著三天兩夜看完,太不公平。』不過,這本書一但開始看就不容易停下來,雖然看書速度個人有快有慢,不過那種欲罷不能的感覺是一致的,看的過程裡,那種被嚇的雙腳發軟,卻又不想停止閱讀,大概是每個讀者共有的閱讀經驗。
《模仿犯》裡提到:『人類要面對事實,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沒有人能面對事實。當然事實只有一個,也的確存在;但對於事實的解釋因人而異,相關人士說法都不相同。大家都認為自己看到的就是正面。畢竟人們只看他想要看的那一面,只相信他願意相信的部份。 』不過,《模仿犯》;裡細微的描述每個人物的心境,生活背景,透過宮部美幸絕妙的說故事能力,似乎也一起經歷書中人物的人生。而讀者可以藉由自己在書中所看見的,去試著更進一步去理解真實。也能用這樣的態度去思考我們從媒體裡得到的訊息,思考身邊的人所發生的故事。
透過推理小說的眼光來看平時的生活,能提醒我們在看事物的時候,不僅只看到一件事結果,而是能同時思考,這一件事實背後可能的成因,與構成這件事可能的因素。察覺隱藏在現實背後的真實。這一點是讀推理小說一大樂趣。
而這樣的感覺在《模仿犯》中更是清晰,書中四十三名有名姓有個人生命的人物,交錯在書中出現,整本書的調性,如同一部嚴謹的紀錄片一般,帶領讀者進入一個犯罪事件背後,所被影響人物的生命有了什麼樣的改變。而讀者直到入戲過深之後,才驚覺背後創造出這一切導演的卓然才氣。
在奧罕.帕慕克(Orhab Pamuk)的《黑色之書》中,其中有一段談到關於好的偵探小說的標準。"『唯一值得閱讀的偵探小說,應該是作者自己也不曉得』。只有這樣,書中的人物和角色才不會變成混淆視聽的假線索,操控在一位全知全能的作者手中。藉由反映出現實世界的真人真事,他們在書中的形象才會真實鮮活,而不單是小說家想像力的虛構之物。"
不過,書中也提出另一個觀點的思考。"如果一本小說真的如他所言,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細節,最後必然會因為過於龐雜而完全失控。偵探小說中的細節之所以如此安排,很明顯是為了最後的破案做伏筆。"
如果用這兩個標準來衡量一部小說,《模仿犯》應該是兼具了這兩項標準,既具有現實世界中真人真事的鮮活樣貌,滿佈了各是各樣細節,但又不致失控。
一部小說要達到這樣標準實屬不易,必然花費作者許多的時間與苦心。在《模仿犯》的序中,提到宮部美幸說『對我來說,做一件工作,一定要流汗用力,才算是工作。』,由這樣一位認真的作家口中說出實在是充滿熱血。
總之,《模仿犯》『好書啊,不讀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