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書展是每年只要有空固定會逛的展覽。
第一次去的原因記得好像是因為有個朋友手上有主辦單位的媒體邀請票,就是公關票吧。當時的書展第一天是只有媒體及來採買版權的書商才能進去,當時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拿了票就進去。說實在,在商務日進去的感覺確實好很多,來來往往很多都是外國來的版權採購,整個展場人不會很擁擠,也不會一直有人來推薦你買雜誌,很有"國際"書展的感覺。後來就成為國際書展的常客了,不過之後就沒過拿過邀請票,不過人擠人看展,也有人擠人看展的樂趣就是。
以前去書展就是預期著去買書挑書,看看最新或其他國家有些怎樣的書。現在去也是帶著這樣的期待,不過周圍的朋友就漸漸不去看書展了,原因不外乎就是『網路買書很方便啊。為什麼要買票進去人擠人,而且價格也不一定比較便宜。』確實是強而有力的理由,不過我也沒有被說服就是。好像吃飯去路邊攤,評價商業午餐,米其林三星級餐廳,都可以吃飽,而且米其林三星級的餐廳也不一定就比較好吃。不過大家還是會挑貴的餐廳試試看,這樣的行為理由有很多,其中一個是『去吃氣氛。』。
逛書展其中一個理由就是這樣,『逛氣氛的。』在芬蘭、丹麥、英國、波蘭、德國...各專題書區閒逛,多多少少能浸泡在『國際書展』這樣的氛圍中。雖然那些文字讓人感到陌生,不過從封面設計、排版方式,紙張材料,主題館的裝置擺設,還是能感受到異國氛圍,帶你離開熟悉的台灣,靈魂飄去異地晃晃。
另一個理由是熱鬧感。在網路購書,當然簡單明快,帶點現代人的科技優越感。不過在書展裡人擠人讓你感覺還是很多人喜歡書,有很多人跟你一樣晃來晃去,東看西看的挑書。一大堆實體書放在你面前讓你挑,其實漸漸變成一種昂貴的享受,電子書越多就越有可能排擠到實體書的印刷量。以這點而言,這次的主辦單位展出以前作家的手稿實在很有巧思。
電子書在2010年展開大戰,作為半旁觀者與參與者很好奇這種閱讀型態會怎麼演變,心裡樂見這樣的科技發展,如果樹木可以因此少砍一些,是很不錯的事。不過,如果若隨著人們寫作與閱讀習慣改變實體書與作家手稿變得少了,當然是一種文化上的遺憾,而一件事情在漸漸離去與失去的時候,我們比較容易意識的它的美感,總是失去才學會珍惜。
另一個理由是有機會見到感興趣的作家。這種心情應該和有人看了韓劇後開始追星,或是看了SS501的MV後,開始準備排隊排見面會的心情很像。不過這兩種心情雖然類似,卻不一定能彼此理解。有一次和一個女生聊到喜歡的偶像,女生說了幾個日本或韓國的藝人,問起我的時候,隨口說了幾個作家,對方卻露出『怎麼說出這種答案。』的表情。這一點其實很無奈,不過也沒辦法,每個人有各自的喜好。
今年的國際書展有<蘇菲的世界>的挪威作家賈德。特別挑了有他座談會的那天去看展,去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畢竟自己也是在<蘇菲的世界>之後才改開始對哲學發展的過程有點概念,開始看起這一類的書。
談到哲學他說『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不斷發問的人,就是哲學家。』而十二歲時有一天,他突然意識到人類存在實在是一件太過奧妙的事,他不要像身旁的大人那樣習慣這個世界就是這個樣子。他要堅持他的童心,拒絕長大持續他探索世界的心情。
說到自己的寫作經驗,他談起<紙牌的祕密>裡小男孩與爸爸到希臘找追求自我的媽媽的故事,那個『外盒打開內盒,內盒打開外盒。』的過程,還有那張與眾不同的哲學家丑角牌。還有<蘇菲的世界>裡的小女孩,收到一封詢問她『妳是誰』的信,然後展開的故事。對書迷而言,聽作家談起當初寫作的心情,似乎總是有種只有讀者才能懂的喜悅。
他說自己一開始只是有種想和這個世界聊聊哲學的心情,沒想到竟讓他變成今天這樣的自己。不過從他座談會的過程中[1],能明顯感受到他散發出來對哲學的熱愛,還有那個持續探索的好奇心與玩心,讓他是這麼有一個有趣的作家。
備註
[1]當天演講片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